慢性肾衰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心血管疾病是慢性肾衰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慢性肾衰竭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是导致其死亡的首要原因。慢性肾衰时,患者常存在水钠潴留,引起高血压,而高血压会加重心脏后负荷,导致左心室肥厚、心肌重构等,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同时,慢性肾衰患者多伴有脂质代谢紊乱,易出现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狭窄、弹性减退,影响心脏血液供应;另外,慢性肾衰患者常存在贫血,机体为代偿缺氧状态,会增加心脏排血量,长期如此可导致心脏扩大、心功能受损。对于儿童慢性肾衰患者,心血管系统受累同样不容忽视,儿童慢性肾衰时的高血压、电解质紊乱等也会影响心脏结构和功能发育,若不及时干预,会严重影响患儿生存质量及寿命,需密切监测心血管相关指标,如血压、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早期发现并干预心血管并发症。对于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就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衰退,慢性肾衰进一步加重了心血管损害的程度,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在护理和治疗中要格外关注其心血管状况,采取低盐饮食、控制血压等综合措施来降低心血管死亡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