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疮即湿疹,两者无差别。湿疹由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引发,可分急性湿疹、亚急性湿疹、慢性湿疹时期,需遵医嘱用药治疗。
一、原因
内部因素包括慢性感染病灶、内分泌及代谢改变、血液循环障碍、神经精神因素、遗传等;外部因素涵盖食物过敏、吸入物、生活环境、动物毛发等,这些内外部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湿疹发生。
二、分期
1.急性湿疹
皮损呈多形性,常在红斑基础上有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严重时有小水疱,常融合成片,自觉瘙痒不适,易搔抓致糜烂面,表面有渗出。
2.亚急性湿疹
多由急性湿疹减轻或处理不当引起,局部红肿、渗出减轻,但仍有丘疹、丘疱疹,渗出干涸可形成鳞屑,伴剧烈瘙痒。
3.慢性湿疹
由急性或亚急性湿疹迁延,或长期慢性刺激导致,表现为局部有浸润性红斑,表面有丘疹、抓痕、鳞屑,表面粗糙、干燥,有阵发性瘙痒。
三、治疗
当皮损部位有明显渗出时,可遵医嘱用硼酸溶液、乳酸依沙吖啶溶液等药物冷湿敷以减轻渗出。渗出减少后可局部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复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醋酸泼尼松龙乳膏等糖皮质激素外用药。同时在医生指导下联合使用氯雷他定胶囊、盐酸西替利嗪片、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等抗组胺药物,以及炉甘石洗剂、止痒酊等外用药缓解瘙痒。日常要注意个人卫生,定期更换贴身衣物,避免过度搔抓、摩擦刺激皮损部位以免加重或引起糜烂,不利于皮损恢复。
总之,湿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且不同时期表现各异,治疗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法,同时注意日常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