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呼吸衰竭为什么可引起心力衰竭

呼吸衰竭的病人可能会发生心力衰竭,主要原因包括:其一,呼吸衰竭患者存在严重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会直接抑制心脏中枢,使心脏跳动无力,从而导致心衰;其二,缺氧会引发缺血缺氧性心肌病,进而导致心衰;其三,慢性缺氧可引起心肌纤维化等;其四,呼吸衰竭可导致血管重塑,使肺血管阻力增加,引发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造成右心衰;其五,引发呼吸衰竭的原发病也可能引起心力衰竭,如病毒性心肌炎等。

一、呼吸衰竭病人存在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严重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的潴留会对心脏中枢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心脏中枢受到抑制后,就会使得心脏的跳动缺乏足够的动力,进而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

二、缺氧可致缺血缺氧性心肌病:

当呼吸衰竭病人处于缺氧状态时,会对心肌造成损害,引发缺血缺氧性心肌病,这种情况下心脏功能减弱,最终会导致心衰。

三、慢性缺氧会导致心肌纤维化:

长时间的缺氧会促使病人的心肌逐渐出现纤维化的现象,这会严重影响心肌的正常功能,增加了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

四、呼吸衰竭引起血管重塑等:

呼吸衰竭会引发血管的重塑,使得肺血管的阻力不断增大,进而出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就会形成肺心病,导致病人的右心衰竭。

五、原发病可致心衰:

比如一些导致呼吸衰竭的原发病如病毒性心肌炎等,本身就可能直接引发心力衰竭。

总之,呼吸衰竭病人由于多种原因容易引发心力衰竭,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对这些因素予以高度关注和重视,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