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种细菌性皮肤病,其病原菌主要为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偶尔也会由C型或G型链球菌导致。引发原因多为皮肤和黏膜遭破坏后侵入,也可通过血行感染。足癣和鼻炎是腿部丹毒的主要诱因,此外,像营养不良、长期酗酒、丙球蛋白缺陷、肾性水肿等也可成为促发因素。其发病通常较急,常伴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儿童有时还会出现惊厥。局部有灼热、疼痛之感,会伴有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腿部是丹毒的好发部位,一般在4-5天左右达到高峰,且易出现肾炎、皮下脓肿、败血症等并发症。丹毒患者要注意休息,积极防治足癣、鼻炎等原发病灶,可采取全身治疗或中医药治疗。
一、丹毒的性质:
1.是一种细菌性皮肤病。
2.病原菌常见为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也有C型或G型链球菌的情况。
二、丹毒的引发因素:
1.皮肤和黏膜破坏后侵入。
2.血行感染。
三、丹毒的主要诱因和促发因素:
1.足癣和鼻炎是腿部丹毒主要诱因。
2.营养不良、长期酗酒、丙球蛋白缺陷、肾性水肿等是促发因素。
四、丹毒的症状:
1.发病急,全身症状有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等。
2.儿童可能出现惊厥。
3.局部灼热、疼痛,有淋巴结肿大,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多。
五、丹毒的好发部位和高峰时间:
1.腿部好发。
2.4-5天左右达高峰。
六、丹毒的并发症:
易出现肾炎、皮下脓肿、败血症等。
七、丹毒患者的注意事项和治疗方法:
1.注意休息。
2.积极防治原发病灶。
3.可采用全身治疗或中医药治疗。
总之,丹毒有其特定的病原菌、引发因素、症状表现、好发部位、并发症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等,需要患者加以重视并进行针对性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