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是什么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引发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人体的皮肤、外周神经、上呼吸道、眼前房、睾丸,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会累及深部组织、内脏器官。其传染源为未经治疗的麻风病患者及部分野生动物。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唾液,密切生活接触、纹身等行为也可传播。早期症状与其他皮肤病难区分,晚期会致肢体残疾和容貌毁损,如嘴歪、鼻塌、眼窝深陷、断手、断脚、狮面等。若发病早期治疗,多数可经联合化疗治愈,中期和晚期患者常出现Ⅱ型麻风反应,易导致难以恢复的畸形和残疾。

一、

1.麻风病的性质:是慢性传染病。

2.侵犯部位:皮肤、外周神经、上呼吸道、眼前房、睾丸等,免疫低下者会累及更多部位。

二、

1.传染源:未经治疗的患者及某些野生动物。

2.传播途径:呼吸道分泌物、唾液、生活密切接触、纹身等。

三、

1.症状表现:早期难区分,晚期有肢体残疾和容貌毁损的典型特征。

2.治疗效果:早期可治愈,中晚期易出现Ⅱ型反应致难以恢复的畸形残疾。

总之,麻风病危害较大,要重视其预防、诊断和治疗,以减少其对健康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