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失语、感觉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关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些信息:
1.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
心脏病,如心房颤动、心肌梗死等。
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年龄增长。
家族遗传史。
2.症状:
突然发生的一侧面部、上肢或下肢无力、麻木或瘫痪。
突然发生的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
突然发生的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失明。
突然发生的头晕、平衡障碍或行走困难。
突然发生的头痛,通常是严重且剧烈的。
3.诊断:
头颅CT或MRI检查:可帮助确定脑部是否有梗死灶。
血液检查:如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等,以排除其他病因。
其他检查:如心电图、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等,以评估心脏和血管情况。
4.治疗:
溶栓治疗:在发病4.5小时内,可使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血管内介入治疗:如动脉溶栓、机械取栓等。
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改善脑循环药物等。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功能。
5.预防:
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
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心情舒畅。
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疾病。
总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关键是控制危险因素,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应尽快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