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闭锁的黄疸值会有多高

胆道闭锁患儿黄疸值通常大于200μmol/L。胆道闭锁指的是先天性胆道闭锁,即肝内外胆管阻塞进而导致淤胆性肝硬化的一种疾病,也是致使新生儿阻塞性黄疸且需要手术治疗的常见疾病,其病因目前尚不明确,最终会引发肝功能衰竭。一般来说,新生儿出生后的黄疸值不会超出51.3μmol/L,之后会逐渐上升,到4天左右达到高峰,通常不超过171~205μmol/L,早产儿不超过256.5μmol/L(15mg/dl),随后会慢慢恢复,然而胆道闭锁患儿的黄疸值则会大于200μmol/L。胆道闭锁多发生在足月婴儿身上,出生后1~2周大多无异常,大便颜色正常。但在出生后2~3周,生理性黄疸逐渐明显,当作生理性黄疸处理却没有效果,并且黄疸进一步加重,尿液呈深黄浓茶色,粪便呈淡黄色或灰白色。胆道闭锁的治疗是越早越好,应在出生后2个月内进行剖腹手术,因为延迟手术会使患儿出现不可逆的胆汁性肝硬化,少数患儿可进行胆道再吻合术,而其余患儿通过Kasai术(肝门肠吻合术)通常能重建胆汁通道,但很多患儿术后依然存在显著的慢性疾病,包括胆汁淤积、反复胆道炎症以及发育迟缓等,晚期死亡率较高,对于肝功能衰竭的患儿,可实施肝移植治疗。

总结概况提示:本文主要阐述了胆道闭锁患儿黄疸值的特点,介绍了胆道闭锁的疾病性质、发病情况,强调了治疗要尽早以及具体的手术方式,还提到了术后可能出现的状况和针对肝功能衰竭患儿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