瘰疬,又被称作老鼠疮,属于一种常发于颈部淋巴结的慢性感染性病症。其因在颈部皮肉间能触摸到大小不一的核块,如同串珠的形状,故而得名瘰疬。这在西医中相当于颈部淋巴结结核,主要在青少年以及原本就有结核病的人群中较为多见。
一、在该病初期,颈部会出现肿块,质地较硬,可推动且不热不痛,皮肤看似正常。
二、到了中期,结块会逐渐增大,与皮肤和周围组织粘连,形成难以推动的结节性肿块。若此时液化成脓,皮肤会稍显红色,或者紫暗发亮,触摸有微热感,按压会有轻微波动感。
三、到了后期,液化成脓的结块经切开或自行溃破后,脓液会较为稀薄,或夹杂有败絮样坏死组织。疮口呈现潜行性空腔,创面肉色灰白,疮口皮色紫暗,长时间不能收敛,进而可能形成窦道。此时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乏力、头晕、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症状;或者出现盗汗、咳嗽、潮热等情况。而如果脓水变得浓稠,肉芽转变成鲜红色,则表示即将收口愈合。
总结概括提示:这段内容详细阐述了瘰疬的别称、病症特点、在不同阶段的表现及可能伴随的症状等,有助于人们全面了解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