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性皮炎发病前常有皮肤原发病变,多集中于小腿和足部,经不当刺激后原发灶会急性恶化,表现为红肿、糜烂和渗液。1-2周后出现继发性病灶,分布上四肢尤其是上肢居多且对称,其次是躯干,面颈部较少,近半数患者会泛发全身。继发灶皮疹形态多样,包括粟粒大红色丘疹、浆液性小疱,可迅速融合成硬币大小斑片,多有轻度糜烂渗出、薄痂、鳞屑,搔抓后有抓痕、血痂,愈合后会留有色素沉着;也可能出现玫瑰糠疹样皮损,初起为椭圆形、红色斑疹或斑丘疹,覆少许鳞屑;手掌和指侧还可能出现米粒到绿豆大密集水疱类似汗疱症损害。病情重者伴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低热等。因原发灶性质、治疗情况和机体敏感情况不同,继发皮损症状体征有差异,原发灶好转后继发灶皮损可逐渐消退。在恢复期要做好皮肤护理,注意个人饮食,不吃牛肉、羊肉、海鲜等食物,且需及时脱离过敏原。
一、关于敏感性皮炎的发病情况:
1.通常发病前有皮肤原发病变,小腿和足部较常见。
2.不当刺激可使原发灶急性恶化。
二、关于继发性病灶的情况:
1.出现时间在原发灶恶化后1-2周。
2.分布特点为四肢尤其是上肢多且对称,躯干其次,面颈部少,近半数泛发全身。
3.皮疹形态包括多种。
三、严重时的伴随症状:
有浅表淋巴结肿大、全身不适、低热等。
四、不同情况下的差异表现:
因原发灶性质等不同,继发皮损症状体征有别。
五、恢复期的注意事项:
要做好皮肤护理,注意饮食,脱离过敏原。
总之,敏感性皮炎需要对其发病及继发情况充分了解,在恢复期做好各方面的应对,以促进恢复和减少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