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一咽口水就感觉有东西堵着

一、可能的原因及相关分析

(一)咽部疾病

1.咽炎

-急性咽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除了咽口水有异物堵着的感觉,还可能伴有咽部疼痛、干燥、灼热等症状。例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是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在儿童中,由于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病毒和细菌感染引发急性咽炎。

-慢性咽炎: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长期过度用嗓、烟酒过度等因素引起。患者咽部可有各种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等,症状可持续较长时间,在不同年龄段均可发生,尤其在长期从事教师等用嗓工作的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2.扁桃体炎

-急性扁桃体炎: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所致,儿童及青少年是高发人群。除了咽口水有异物堵着感,还可出现咽痛、高热、扁桃体红肿等症状,严重时扁桃体表面可出现脓性分泌物。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迁延而来,扁桃体隐窝内易积存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导致扁桃体反复发炎,患者可有咽部异物感、口臭等表现,在儿童中,如果扁桃体过度肥大,还可能影响呼吸和吞咽功能。

3.会厌炎

-会厌炎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喉部感染性疾病,多由B型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引起,起病较急,可导致会厌高度水肿,引起咽部堵塞感、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呼吸困难,尤其在儿童中病情进展较快,需高度重视。

(二)食管疾病

1.食管异物

-多见于儿童,尤其是3-5岁的儿童,常因口含小物体玩耍时不慎咽下,如小玩具、硬币等。患者除了咽口水有异物堵着感,还可能伴有吞咽疼痛、吞咽困难等症状,不同年龄的儿童吞咽异物的常见种类有所不同,例如幼儿可能误吞纽扣、小珠子等,学龄儿童可能误吞笔帽等。

2.食管狭窄

-先天性食管狭窄较为少见,多与胚胎发育异常有关;后天性食管狭窄可由食管炎、食管烧伤、食管异物残留等引起。患者可出现进行性吞咽困难,早期可能表现为咽口水时有异物堵着感,随着病情进展,吞咽固体食物也会出现困难,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不同病因导致的食管狭窄在不同年龄段的发病情况有所差异。

3.胃食管反流病

-多见于成人,但儿童也可发生,主要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障碍等原因,导致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咽部异物感、烧心、反酸等症状,在婴幼儿中,由于食管下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更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现象。

(三)其他系统疾病

1.神经系统疾病

-如茎突过长综合征,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刺激周围血管和神经,可引起咽部异物感、咽痛等症状,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病因可能与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外伤等有关。

2.心理因素

-多见于成人,如患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患者,可能会出现躯体化症状,表现为咽部异物感,而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在不同年龄的人群中,心理因素对咽部异物感的影响有所不同,例如青少年可能因学习压力等原因出现心理因素导致的咽部异物感,而中老年人群可能因生活中的重大事件等引发心理问题进而出现相关症状。

二、相关检查及注意事项

(一)检查方法

1.体格检查

-医生会首先进行咽部检查,观察咽部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扁桃体是否肿大、有无脓性分泌物等。对于儿童,检查时要注意安抚,避免其因紧张不配合。

2.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检查可观察喉部结构,如会厌、声带等情况;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能更清晰地观察咽部及喉部的细微病变,对于发现早期的喉部肿瘤等病变有重要意义。在儿童中,进行喉镜检查时需更加轻柔、谨慎,尽量减少患儿的不适。

3.食管X线钡餐检查

-通过让患者吞咽钡剂,观察食管的形态、蠕动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异物、狭窄等病变。对于怀疑食管异物的儿童,一般不首先选择食管镜检查,而是先进行X线钡餐检查初步判断。

4.胃镜检查

-对于怀疑食管、胃疾病的患者,胃镜检查是重要的诊断方法,可直接观察食管、胃黏膜的情况,对于发现食管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有重要价值。在儿童中,进行胃镜检查需根据患儿的年龄、体重等情况谨慎选择,并且要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

(二)注意事项

1.儿童检查注意事项

-在进行各项检查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心理特点,给予安抚和鼓励,例如在进行喉镜检查前,可以通过玩耍等方式缓解儿童的紧张情绪。对于怀疑食管异物的儿童,要详细询问病史,了解异物的可能种类和时间,以便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2.成人检查注意事项

-对于有心理因素相关咽部异物感的成人,要注意了解其心理状态,必要时可进行心理评估。在进行胃镜等检查前,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做好胃肠道准备,如禁食、清肠等。

三、应对措施及建议

(一)非药物干预

1.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饮食方面:对于咽部疾病引起的咽口水有异物堵着感的患者,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以免加重咽部不适。儿童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营养摄入,避免挑食、偏食,同时要注意避免误吞异物,教育儿童不要口含小物体玩耍。成人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暴饮暴食。

-作息方面:保证充足的睡眠,对于慢性咽炎等疾病的患者,良好的作息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促进病情恢复。儿童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幼儿需要12-14小时,学龄儿童需要10-12小时;成人也要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

-用嗓方面:对于教师等用嗓过度的人群,要注意合理用嗓,避免长时间大声说话,可通过练习腹式呼吸等方式保护嗓子。儿童要避免长时间哭闹或过度用嗓,以免引起咽部不适。

2.咽部护理

-漱口:可以用温盐水漱口,有助于清洁咽部,减轻炎症反应。儿童漱口时要注意避免吞咽盐水,可选择儿童专用的温和漱口水;成人可以使用普通的温盐水漱口,每次漱口时间不少于30秒。

-雾化吸入:对于咽炎等患者,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常用药物如布地奈德等,能减轻咽部黏膜的水肿,缓解异物感。儿童进行雾化吸入时要配合面罩,确保药物吸入效果,成人则可使用口含式雾化器等。

(二)就医建议

1.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

-咽口水异物堵着感伴有吞咽困难进行性加重,如儿童出现无法吞咽口水或固体食物,成人出现吞咽固体食物也困难的情况。

-伴有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例如儿童出现高热、呼吸急促,成人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可能提示病情较为严重,如会厌炎等疾病。

-异物感持续时间较长,经非药物干预无明显缓解,例如经过1-2周的生活调整后咽部异物感仍未减轻。

2.不同人群就医重点

-儿童: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症状变化,如儿童出现咽口水异物堵着感,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呼吸异常、是否有误吞异物的可能等。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的观察至关重要,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带儿童就医。

-成人:对于有心理因素相关咽部异物感的成人,在就医时要向医生详细描述心理状态、生活事件等情况,以便医生综合判断病情。同时,成人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积极配合治疗方案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