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央动脉堵塞
眼中央动脉堵塞是一种眼科急症,会导致视网膜急性缺血,若不及时治疗,可在短期内造成永久性视力丧失。
一、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可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阻塞,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性别差异,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风险更高。
栓塞:栓子可来自心脏(如心房颤动时心腔内附壁血栓脱落)、颈动脉等部位,例如有心脏瓣膜病、心房颤动病史的患者易出现栓子脱落导致眼中央动脉堵塞。
血管痉挛: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情绪激动等因素有关,中青年人群中因情绪等因素诱发血管痉挛导致眼中央动脉堵塞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临床表现
视力急剧下降:多为无痛性视力突然丧失,可在数秒或数分钟内视力降至光感甚至无光感,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均可出现,但中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风险更高,视力下降更突然且严重。
眼底表现:视网膜动脉变细,视网膜后极部呈乳白色水肿,黄斑区呈樱桃红色,这是眼中央动脉堵塞的典型眼底特征。
三、诊断方法
眼底检查:通过眼底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到视网膜动脉变细、视网膜水肿及黄斑区樱桃红色等典型表现。
眼部血管造影:可显示眼中央动脉及其分支无灌注,有助于明确诊断。
四、治疗
急诊处理: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包括按摩眼球降低眼压、吸入95%氧和5%二氧化碳混合气体、应用血管扩张剂(如亚硝酸异戊酯吸入等),尽快恢复视网膜血流。
五、预后及预防
预后:预后与就诊时间密切相关,就诊越及时,恢复视力的可能性越大,若就诊时间超过90分钟,视网膜往往已发生不可逆损伤,视力恢复希望渺茫。不同年龄患者预后有差异,中青年患者若能及时治疗,预后相对较好,中老年患者因基础疾病多,预后相对较差。
预防: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如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高血脂患者需调节血脂,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有心脏病史尤其是心房颤动的患者需规范治疗,预防栓子形成;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保持生活规律,戒烟限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