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不顾及社会义务、感情缺失且对他人冷酷、不关心他人的人格障碍。在国外普通人群中,其患病率处于0.2%至3.7%之间,我国台湾省的数据则为0.03%至0.14%。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在童年或青少年期(18岁前)就出现了品行问题,主要特征表现为漠视他人权利。并且符合其他人格障碍的一般诊断标准,同时具有以下至少三个特征:一、违反规则;二、撒谎;三、易冲动或缺乏计划;四、好争斗;五、鲁莽不计后果;六、责任感缺乏或不守信用;七、缺乏同情心。
尾段总结:这段内容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进行了明确阐释,包括其含义、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患病率、患者在特定时期出现品行问题以及具体的特征表现等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