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可进行的检查包括体格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白带常规检查、胺试验、阴道pH值检查等,详细情况及注意事项应咨询医生。具体如下:
一、体格检查:医生可观察到阴道分泌物增多且质地稀薄,能闻到腥臭味,检查阴道时通常可见病变部位有充血、水肿等情况。进行双合诊检测时,一手放于患者腹部,另一手的两指或一指放入阴道中,双手配合触诊输卵管或其他盆腔器官,查看是否有压痛、疼痛等症状。
1.阴道分泌物增多且质地稀薄:这是较为常见的表现。
2.腥臭味:是一个明显特征。
3.病变部位充血、水肿:提示存在炎症反应。
4.双合诊检测:可帮助了解盆腔器官的状况。
二、阴道分泌物检查:需采集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测,观察其中白细胞有无增多。
三、白带常规检查:该检测有助于判定阴道菌群感染种类,明确是否存在细菌感染,若呈阳性可初步判断为细菌性阴道病。
四、胺试验:取患者阴道处分泌物并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若相遇后产生鱼腥臭味,即胺试验阳性,可作为诊断依据。
五、阴道pH值检查:正常阴道pH值为3.8-4.2,当此处pH值>4.5时,对细菌性阴道病的初步诊断有帮助。
此外,还可遵医嘱进行妇科的阴道分泌物涂片、VPⅢ微生物确认试验等。同时,患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应多休息,注重外阴清洁并勤换内裤。总之,对于细菌性阴道病,要重视检查和日常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