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在心电图上的关键特征为:P波消失,代之以振幅与形态各异、小且不规则的低振幅基线颤动波(即f波),同时QRS波完全不规则,波幅和形态各异,RR间期绝对不均齐。具体情况如下:
一、房颤波即f波,其频率通常在350-600次/min之间。一般来说,f波在II、III、AVF及V1导联较为清晰明显,而在其他导联可能不够清楚,甚至难以识别出f波。有时会出现细微且快速的f波,仅在右房导联、食管导联才能探测到;有时f波则相对粗大,甚至可达4-5mm。通常认为,若V1导联的f波大于1mm,可称为粗大型房颤,小于1mm则可称为细小型房颤,且粗大型房颤的频率较低,细小型房颤的频率较高。
二、房颤时的QRS波属于室上性,但R-R间期不相等,波幅与形态也存在差别。R-R间期不等的原因在于房室结的不应期长短不一。而有诸多因素会影响房室结的不应期,其中包含隐匿性传导的程度,以及交感和迷走神经对房室结不应期的影响。
总结概况提示:房颤心电图特征明显,f波和QRS波都有特定表现,其形成原因与房室结不应期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