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回肠炎是一种肠道炎症性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感染引起。其症状和治疗方法如下:
1.症状:
腹痛:通常为阵发性痉挛性腹痛,多位于右下腹部,也可遍及全腹。
腹泻:腹泻程度轻重不一,轻者每日排便3-4次,可与便秘交替;重者每日排便可达10余次,脓血便或水样便。
恶心、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呕吐胆汁或血性物。
发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少数可达39℃以上。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腹胀、食欲不振、肠鸣音亢进等症状。
2.治疗:
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忌食生冷、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药物治疗:包括抗生素、解痉药、止泻药等。具体用药应根据病因和病情而定。
对症治疗:如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腹痛剧烈者给予解痉药等。
支持治疗:患者如有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应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回肠炎的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同时,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病情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