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疾病概述
白带呈豆腐渣样通常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典型表现,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常见诱因包括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孕期女性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原因更易受影响。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外阴局部清洁、穿着紧身化纤内裤等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二、药物治疗
(一)局部用药
1.唑类抗真菌药物
-克霉唑制剂:有克霉唑栓、克霉唑片等。克霉唑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膜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局部用药可直接作用于阴道局部,对假丝酵母菌有较好的抑制和杀灭效果。对于非孕期、非哺乳期的女性,可选择阴道放置克霉唑制剂,能有效改善白带豆腐渣样等症状。
-咪康唑制剂:如咪康唑栓,其作用机制也是干扰真菌细胞膜的合成等过程。局部应用咪康唑制剂可缓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引起的白带异常等症状,局部用药相对全身用药副作用可能更小,尤其适合不能耐受口服药物的患者。
2.制霉菌素制剂:制霉菌素栓局部使用时,能与真菌细胞膜上的甾醇结合,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以致重要细胞内容物漏失而发挥抗真菌作用,对假丝酵母菌有抑制作用,可用于改善白带豆腐渣样的情况。
(二)全身用药
对于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及不适合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全身用药。
1.氟康唑:氟康唑为口服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真菌细胞色素P450依赖酶,阻碍真菌细胞膜主要固醇类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发挥抗真菌作用。但需要注意,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如肝脏疾病等的患者应谨慎使用,且要考虑年龄因素,儿童使用需严格评估。
三、非药物干预
1.保持外阴清洁:每日用清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洗液清洗外阴,因为过度清洗可能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加重病情。对于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群,都应注意这一点,例如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要注意清洗的频率和方式;男性如果有配偶患有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2.更换内裤:勤换内裤,内裤应选择棉质、宽松的款式,避免穿着紧身化纤内裤,因为化纤内裤不透气,容易导致局部温度和湿度升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洗涤内裤时要单独清洗,避免与其他衣物混洗,防止交叉污染。
3.控制基础疾病: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要积极控制血糖水平,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妊娠女性出现白带豆腐渣样情况时,更要谨慎处理,在治疗时需充分考虑对胎儿的影响,优先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如局部用药等,并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期女性:孕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阴道局部环境改变,更容易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在治疗时应优先选择局部用药,避免全身用药对胎儿可能产生的影响。医生会根据孕期的不同阶段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局部抗真菌药物,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胎儿的状况。
2.儿童:儿童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多与不良卫生习惯等有关。一般不建议儿童使用全身抗真菌药物,优先考虑局部清洁等非药物干预以及温和的局部抗真菌药物治疗,且用药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安全性,避免药物误服等情况发生,家长需加强看护。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反复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这类患者在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同时,要积极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尽量<10.0mmol/L),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