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非典型鳞状细胞是指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出现形态、结构异常改变,但尚未达到能明确诊断为某种特定病变(如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等)的细胞,常见于宫颈细胞学检查(如TCT检查)报告中。
二、常见来源及相关因素
1.炎症刺激:宫颈部位长期受炎症影响时,鳞状上皮细胞可能出现反应性非典型改变,如慢性宫颈炎等炎症状态下,细胞会因炎性刺激发生形态学变化。
2.感染因素: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重要相关因素,HPV持续感染可能导致宫颈上皮细胞异常,表现为非典型鳞状细胞;此外,其他病原体感染也可能引发宫颈细胞的非典型性改变。
3.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早期可能表现为鳞状上皮细胞的非典型性,随着病变进展,非典型程度可能加重。
三、临床意义及进一步检查
1.意义:检测出非典型鳞状细胞提示宫颈细胞可能存在异常情况,但并非一定意味着患有严重病变,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2.进一步检查:通常需结合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若HPV高危型阳性,还可能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以明确宫颈是否存在上皮内瘤变或癌变等情况。
四、不同人群的注意事项
1.育龄女性:有性生活的育龄女性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时,应重视后续的HPV检测及进一步的阴道镜等检查,以便及时排查宫颈病变风险,若检查发现异常需遵医嘱规范处理。
2.孕期女性:孕期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时,需谨慎评估,综合考虑孕期情况与宫颈病变可能性,必要时在合适孕周进行进一步检查,避免因孕期特殊生理状态影响对宫颈病变的准确判断。
3.有宫颈病史人群:既往有宫颈病变(如既往诊断过宫颈上皮内瘤变等)的人群,再次出现非典型鳞状细胞时,需更密切监测,因为这类人群发生宫颈病变复发或进展的风险相对更高,要按照医生制定的随访计划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