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病变型肾病

微小病变型肾病是肾病综合征的一种常见类型,好发于儿童,也可见于成人,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脂血症。其治疗主要是应用糖皮质激素,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联合免疫抑制剂。微小病变型肾病的诊断主要依靠肾活检,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

一、诊断

1.临床表现

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定量大于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小于30g/L)、水肿、高脂血症。

2.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尿蛋白定性(+++~++++),定量大于3.5g/d。

(2)血液检查: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血脂升高。

(3)肾功能检查:一般正常。

(4)肾活检:光镜下肾小球基本正常,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可见脂肪变性。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1)休息: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下床活动。

(2)饮食:给予正常量的优质蛋白(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热量要保证充分,水肿时应低盐饮食。

2.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微小病变型肾病的主要药物,常用泼尼松。起始剂量为1mg/(kg·d),口服8周,必要时可延长至12周。

(2)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等,可与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以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和副作用。

(3)其他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减少尿蛋白,保护肾功能。

三、预后

微小病变型肾病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预后较好。部分患者可在发病后数月内自发缓解,但部分患者可因感染、劳累等因素而复发。

总之,微小病变型肾病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劳累等加重因素,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