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听神经鞘瘤?

听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起源于听神经鞘,约占颅内肿瘤的8%~10%,好发于30~50岁的中年人,高峰在40岁左右。儿童多见于听神经鞘瘤,常表现为单侧耳鸣、听力下降,可伴有头晕、行走不稳等症状。

听神经鞘瘤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遗传因素、基因突变、病毒感染等有关。目前认为,听神经鞘瘤是由于神经鞘细胞异常增殖导致的。

听神经鞘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和随访观察。手术治疗是听神经鞘瘤的主要治疗方法,目的是完全切除肿瘤,避免复发。放疗适用于手术后残留或复发的听神经鞘瘤。随访观察适用于肿瘤较小、症状不明显的患者。

听神经鞘瘤的预后较好,手术全切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术后可能会出现面瘫、听力下降等并发症,但多数患者可逐渐恢复。

总之,听神经鞘瘤是一种良性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预后良好。对于出现单侧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以便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