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胃镜怎么做

电子胃镜的操作流程

1.检查前准备

-患者准备:检查前需空腹6-8小时以上,若患者有胃排空延迟情况,可能需要延长禁食时间。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年龄和体重合理安排禁食量和禁食时间。比如年龄较小的婴幼儿,禁食时间可能相对较短,但也需保证胃内基本排空。患者需取下假牙等物品,放松心情,消除紧张情绪。对于情绪特别紧张的患者,可在检查前适当给予心理安抚或遵医嘱使用少量镇静剂,但要注意镇静剂对儿童等特殊人群的影响,儿童应谨慎使用镇静剂,需严格按照体重等计算剂量。

-医生准备:医生要熟练掌握电子胃镜的操作技能,检查设备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包括镜头是否清晰、光源是否正常等。

2.检查过程

-体位:患者多采取左侧卧位,双腿屈曲。儿童患者也应采取合适的左侧卧位姿势,可适当调整体位以保证操作顺利进行。

-插入胃镜:医生将胃镜经患者口腔缓缓插入,依次通过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在插入过程中,会适时向胃内注入少量空气,以充分暴露视野。对于儿童患者,操作要更加轻柔缓慢,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呼吸、面色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需立即停止操作并进行处理。

-观察:医生通过胃镜的显示屏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情况,包括黏膜的色泽、有无溃疡、息肉、肿瘤等病变,还会对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拍照、活检等操作。活检时会使用活检钳获取少量组织,用于病理检查。对于儿童患者,活检时要注意操作的精准和轻柔,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检查后的注意事项

1.一般患者:检查后患者需禁食2小时左右,待麻醉效果消失后可进食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立即进食过热、过硬的食物,防止损伤胃黏膜。对于儿童患者,检查后要密切关注其进食情况,确保进食的食物合适,避免因过早进食或进食不当导致胃肠道不适。

2.活检患者:若患者进行了活检,检查后要注意观察有无腹痛、黑便等情况。一般需禁食24小时左右,之后可逐渐恢复饮食。同时要告知患者活检后可能出现的少量出血等情况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剧烈腹痛、大量黑便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就医。儿童患者活检后更要加强观察,因为儿童表达能力相对较弱,需密切留意其腹部症状和一般状况。

电子胃镜检查是一项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检查手段,通过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合理的检查前后处理,能有效帮助医生明确消化道疾病情况,但在操作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不同人群的特点,以确保检查的安全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