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皮肤或黏膜破损、足癣、鼻炎等。主要表现为片状皮肤红疹,颜色鲜红,中央较淡,边界清楚,形状不规则,与正常皮肤分界清楚,有时可发生水疱。患者会出现发热、寒战、头痛等全身症状,好发于小腿、颜面部。丹毒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系统治疗:首选青霉素,疗程10~14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
2.局部治疗:皮损表面可外用各种抗菌药物。加压治疗可减轻淋巴水肿,有助于预防复发。
3.物理治疗:紫外照射、音频电疗、蜡疗等,有助于促进皮损消退。
丹毒是一种细菌感染性疾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可以治愈。但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复,甚至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如果出现疑似丹毒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损伤,积极治疗足癣、鼻炎等疾病,以预防丹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