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心肌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肌长期血液供应减少,心肌营养障碍和萎缩,或心肌纤维化,产生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的临床综合征。其诊断标准如下:
1.存在心肌梗死病史,或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冠状动脉狭窄。
2.心脏扩大,可同时累及左心室、右心室或双心室。
3.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
4.可存在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5.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肌病。
缺血性心肌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以改善心肌缺血、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2.介入治疗:对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的患者,可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以恢复心肌血供。
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对于合并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力衰竭的患者,可考虑植入心脏起搏器或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4.生活方式调整:包括戒烟、控制体重、适量运动、低盐低脂饮食等,有助于改善预后。
总之,缺血性心肌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并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肌病。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等,同时需要患者积极调整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