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门突出是一种肛肠疾病,医学名为肛管直肠脱垂,是肛管、直肠黏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其主要病因是各种因素造成肛管直肠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的粘连固定减弱、肛提肌与盆底筋膜薄弱无力。
肛管直肠脱垂的主要症状包括:
1.初期:常有便秘、排便无规律,总感觉直肠满胀和排便不净。在排便的时候有肿物脱出,但可自行缩回。
2.后期:脱出物不能自行缩回,需要用手推回或卧床休息后,方能缩回。随着病情的发展,身体抵抗力逐渐减弱,容易出现炎症、水肿,导致肛门瘙痒、疼痛,甚至出现糜烂和溃疡。
3.嵌顿:由于肛括约肌松弛,很少发生嵌顿,一旦嵌顿发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剧痛,肿物不能用手托复位,脱出肛管很快出现肿胀、充血和紫绀、黏膜皱襞消失,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绞窄和坏死。
肛管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注射疗法:将药物注射到脱垂部位的黏膜下层内,使黏膜与肌层粘连固定,常用的药物有消痔灵注射液、芍倍注射液等。
2.黏膜切除缝合术:适用于肛管脱垂较轻的患者,通过切除部分松弛的黏膜,然后进行缝合,以增强肛门的收缩力。
3.肛门环缩术:通过在肛门周围组织内植入缝线或植入肛门环,来增强肛门的括约功能,从而治疗肛管直肠脱垂。
4.直肠悬吊固定术:通过手术将直肠固定在正常的位置上,以防止脱垂。
总之,肛管直肠脱垂的治疗方法较多,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蹲便和用力排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