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洁消毒
1.轻度污染处理:使用碘伏棉球由内向外轻柔擦拭艾灸水泡破溃处,去除表面污染物,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有效预防细菌感染,擦拭时动作要轻,避免加重局部损伤。
2.注意事项:对于儿童,应选用低刺激性的碘伏制剂,避免过度刺激皮肤;老年人皮肤屏障功能较弱,擦拭力度需更轻柔,防止损伤脆弱的皮肤组织。
###二、创面保护
1.无菌纱布覆盖:用无菌纱布轻轻覆盖破溃的水泡创面,纱布要选择质地柔软、透气性好的类型,覆盖时确保完全覆盖创面,防止外界灰尘、细菌等接触创面引发感染。
2.更换频率:根据创面渗出情况定期更换纱布,若纱布被渗液湿透,应及时更换,保持创面相对干燥环境,利于愈合。儿童皮肤代谢快,需更频繁观察纱布状态并适时更换;老年人愈合能力差,更要保证创面处于相对洁净环境。
###三、避免摩擦刺激
1.减少局部活动:若水泡破溃部位在肢体,如手部、脚部等,应尽量减少该部位的活动,避免破溃创面与衣物、其他物体反复摩擦,加重损伤和疼痛。儿童活泼好动,需家长协助限制相关肢体不必要活动;老年人行动不便时,要注意调整体位,防止破溃处受压摩擦。
###四、观察创面变化
1.感染迹象识别:密切观察破溃创面周围是否出现红肿加重、渗液增多且伴有异味、局部皮肤发热等感染表现,一旦出现此类情况,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进一步处理,儿童和老年人因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更要警惕感染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