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推拿的好处简介

一、小儿推拿是基于中医脏腑、经络学说和推拿疗法原理,运用特定手法作用于小儿特定部位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中医外治疗法。小儿推拿有以下诸多好处:

1.调节脏腑功能:小儿推拿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可调节小儿脏腑功能。例如,对脾胃虚弱、易积食的小儿进行推拿,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食物消化吸收。研究发现,经一定疗程推拿后,小儿的食欲和消化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减少了胃肠道疾病的发生频率。

2.增强免疫力:经常进行小儿推拿,可刺激小儿机体的免疫系统,提升免疫力。相关研究表明,接受定期推拿的小儿,其免疫球蛋白等免疫指标有所提升,使小儿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的抵抗力增强,从而降低感冒、肺炎等疾病的发病率。

3.缓解小儿不适:对于小儿常见的一些不适症状,如感冒引起的咳嗽、发热,消化不良导致的腹胀、腹痛等,小儿推拿能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如通过推拿特定穴位,可帮助小儿疏散风热,减轻发热症状,且这种非药物疗法避免了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更符合小儿生理特点。

4.促进小儿生长发育:推拿过程中的皮肤接触和穴位刺激,能促进小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增强肌肉骨骼的力量,有助于小儿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临床观察显示,接受推拿干预的小儿,在身高、体重增长及智力发育等方面,相比未推拿小儿有一定优势。

5.安抚小儿情绪:小儿推拿过程中的轻柔接触和舒缓手法,可让小儿感受到舒适和放松,从而安抚其情绪,减少哭闹,有助于小儿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障充足睡眠,对小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有益。

二、特殊人群提示:

1.有皮肤破损、感染或过敏等皮肤疾病的小儿:推拿可能会刺激破损皮肤,加重感染或过敏症状,应待皮肤状况好转后再进行推拿。因破损皮肤屏障功能受损,推拿介质及手法刺激可能使病原体更易侵入,过敏皮肤在接触推拿介质等物质时也易引发更严重过敏反应。

2.患有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出血性疾病等严重疾病的小儿:推拿可能会加重病情,必须在病情稳定或医生允许的情况下才可进行。如急性传染病处于发病期,小儿身体虚弱且病原体传染性强,推拿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及病原体传播;严重心脏病患儿心脏功能差,推拿刺激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出血性疾病患儿凝血功能异常,推拿可能导致局部出血加重。

3.极度疲劳、过饥、过饱或情绪不稳定的小儿:此时小儿身体状态不佳,推拿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甚至引起不适。极度疲劳时身体应激能力下降,过饥过饱影响胃肠功能,情绪不稳定时难以配合推拿,且可能因推拿刺激加重情绪波动。建议在小儿状态良好时进行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