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腔溃疡通常不具有传染性
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其病因复杂,包括局部创伤、精神紧张、食物、药物、营养不良、激素水平改变及维生素或微量元素缺乏等。目前并无科学研究表明口腔溃疡具有传染性。虽然某些口腔疾病如疱疹性龈口炎等会出现类似口腔溃疡的症状且具有传染性,但这些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口腔溃疡。疱疹性龈口炎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通过接触患者的唾液、疱疹液等传播,与普通口腔溃疡病因和传播途径完全不同。
二、口腔溃疡的类型及特点
1.轻型阿弗他溃疡:最常见,溃疡较小,直径一般在5毫米以下,圆形或椭圆形,数目不多,通常15个,有明显的灼痛感,具有自限性,一般710天可自愈,不留瘢痕。
2.重型阿弗他溃疡:又称腺周口疮,溃疡大而深,直径可达1030毫米,外观似“弹坑”,周边红肿隆起,基底较硬,疼痛剧烈,愈合缓慢,病程可达数月,愈合后可留瘢痕。
3.疱疹样阿弗他溃疡:溃疡小,直径约2毫米,但数目多,可达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散在分布,似“满天星”,疼痛明显,唾液分泌增加,可伴有头痛、低热等全身症状,愈合后不留瘢痕。
三、治疗口腔溃疡的常用药物
1.西瓜霜: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促进口腔溃疡愈合。
2.冰硼散: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口腔溃疡。
3.西地碘含片:在唾液作用下可释放出碘分子,有杀菌抗感染作用,有助于口腔溃疡恢复。
四、不同人群患口腔溃疡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易因口腔卫生不佳、挑食等引发口腔溃疡。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饭后用温水漱口,年龄稍大的孩子可教其正确刷牙。避免孩子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孩子口腔溃疡症状严重或持续不愈,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因为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善,某些药物可能对其产生不良影响。
2.青少年:青少年学习压力大,精神紧张,易引发口腔溃疡。应注意调整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学会缓解压力,可通过运动、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在饮食上,避免过度食用油炸、烧烤类食物,保持饮食均衡。
3.成年人:成年人生活节奏快,部分人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可能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生风险。应尽量戒烟限酒,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女性在经期前后,由于激素水平变化,也易出现口腔溃疡,此时要注意保暖,保持心情舒畅。
4.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贫血等,这些疾病可能影响口腔溃疡的愈合。患有糖尿病的老人要严格控制血糖,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滋生,不利于口腔溃疡恢复。贫血老人应适当补充铁剂、维生素B12等,纠正贫血状态,促进溃疡愈合。同时,老年人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口腔溃疡,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五、预防口腔溃疡的生活方式建议
1.保持口腔卫生:早晚正确刷牙,使用软毛牙刷,按照巴氏刷牙法进行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饭后及时漱口,可使用清水或淡盐水,清除口腔内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
2.调整饮食: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如西兰花、胡萝卜、菠菜等)、水果(如橙子、猕猴桃、苹果等)、全谷类食物、坚果等。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生姜等,以及过烫的食物,减少对口腔黏膜的刺激。
3.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应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儿童和青少年需要更多睡眠时间。避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良好习惯,有助于维持身体正常的免疫功能。
4.减轻压力:学会应对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可通过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冥想、深呼吸、与朋友交流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情舒畅。长期精神紧张会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增加口腔溃疡的发生几率。
5.避免口腔创伤:避免咬伤口腔黏膜,吃饭时细嚼慢咽。佩戴假牙的人群要确保假牙合适,避免假牙摩擦口腔黏膜引起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