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性占位是什么意思

卵巢囊性占位是一种B超影像学报告,是指卵巢内有囊性的肿物,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

卵巢囊性占位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

1.滤泡囊肿:为最常见的卵巢囊性占位,多为单侧,直径一般在5厘米以下,壁薄,可在月经后半期自然消失。

2.黄体囊肿:如囊性黄体持续存在或增长,或黄体血肿液化,可导致黄体囊肿。多为单侧,直径一般在3厘米左右,囊壁较厚,有时可在下次月经后自然消退。

3.黄素化未破裂卵泡综合征:指卵泡成熟但不破裂,卵细胞未排出,而原位黄素化形成黄体,并分泌孕激素,使卵巢增大,形成黄体囊肿。

4.多囊卵巢: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高、持续无排卵、卵巢多囊改变为特征,常伴有胰岛素抵抗和肥胖。B超检查可发现卵巢增大,多个小卵泡,间质回声增强。

5.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即卵巢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皮质内生长,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囊内含暗褐色黏糊状陈旧血,似巧克力糊状。

6.其他:如卵巢良性肿瘤、恶性肿瘤、输卵管卵巢脓肿等,也可表现为卵巢囊性占位。

卵巢囊性占位的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占位的性质、大小、症状等因素。一般来说,生理性的卵巢囊性占位不需要治疗,可自行消失。病理性的卵巢囊性占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如:

1.定期复查:如果卵巢囊性占位较小,无明显症状,且肿瘤标志物正常,可定期复查B超,观察其变化情况。

2.药物治疗:如果卵巢囊性占位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可使用药物进行调节,如避孕药、孕激素等。

3.手术治疗:如果卵巢囊性占位较大,或有恶变倾向,或出现明显症状,如腹痛、腹胀、性交痛等,应手术治疗,切除卵巢囊性占位。

总之,卵巢囊性占位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发现卵巢囊性占位后,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