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佝偻病的症状

早期佝偻病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进展为骨骼畸形,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以下是关于早期佝偻病的一些知识,希望能引起家长们的重视。

一、早期佝偻病的症状

1.神经精神症状

(1)多汗:头部多汗,与室温、季节无关,由于汗液刺激,患儿经常摇头擦枕,导致枕部秃发,即“枕秃”。

(2)夜惊、夜啼:常发生在夜间,患儿睡眠不安,容易惊醒,常伴有啼哭。

(3)烦躁、易激惹:患儿脾气暴躁,情绪容易激动,常哭闹不止。

2.骨骼改变

(1)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的婴儿,颅骨薄而软,按压有“乒乓球感”。

(2)方颅:8~9个月以上的患儿,额骨和顶骨双侧骨样组织增生,形成方颅。

(3)前囟大且闭合晚:正常婴儿1~1.5岁时前囟闭合,佝偻病患儿前囟大且闭合晚。

(4)出牙晚:正常婴儿4~10个月出牙,佝偻病患儿出牙延迟。

(5)胸廓畸形:1岁左右的患儿,胸部可见肋骨串珠、鸡胸或漏斗胸。

(6)脊柱后凸或侧弯:严重佝偻病患儿可出现脊柱后凸或侧弯。

3.其他表现

(1)肌肉松弛:腹部膨隆,呈蛙状腹。

(2)运动功能发育迟缓:患儿抬头、坐立、行走等运动功能发育迟缓。

二、早期佝偻病的危害

1.影响生长发育:佝偻病会导致骨骼发育异常,影响儿童的身高和体重增长。

2.影响智力发育: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大脑发育,导致智力低下。

3.增加感染风险:佝偻病患儿免疫力低下,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4.影响心血管系统:严重佝偻病患儿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心脏扩大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三、早期佝偻病的治疗

1.补充维生素D

(1)口服法:每天补充生理剂量的维生素D400~800IU,同时补充钙剂。

(2)注射法:病情严重或口服困难者,可采用肌内注射维生素D3治疗。

2.增加户外活动

(1)让患儿多晒太阳,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2)夏季阳光强烈时,可在树荫下活动,避免阳光直射。

3.调整饮食

(1)鼓励患儿多吃富含钙、磷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蛋类、瘦肉等。

(2)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等。

四、早期佝偻病的预防

1.孕期保健

(1)孕妇应多晒太阳,饮食中应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素。

(2)孕晚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400~800IU/d。

2.婴儿喂养

(1)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

(2)婴儿出生后2周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IU。

(3)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1周开始,每天补充维生素D800~1000IU,3个月后改为400~800IU/d。

3.定期体检

(1)婴儿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佝偻病。

(2)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如有多汗、夜惊、烦躁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总之,早期佝偻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家长应重视儿童的营养和健康,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多晒太阳,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和治疗佝偻病,避免骨骼畸形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