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因素
(一)胃食管反流
新生儿的食管下括约肌发育尚未成熟,较为松弛,而胃呈水平位,容量较小,这些生理结构特点使得新生儿容易出现胃食管反流。当胃内食物反流至食管时,就可能刺激咽部,引起干呕状态。一般随着月龄增长,食管下括约肌功能逐渐完善,胃食管反流情况会有所改善。例如,有研究显示,多数新生儿在出生后6-12个月内胃食管反流导致的干呕会明显减少。
(二)吞咽功能不完善
新生儿的吞咽反射还未完全协调,在吃奶过程中可能会吞咽过多空气,或者口水分泌后不能及时下咽,这些情况都可能刺激咽部,引发干呕。比如,宝宝在吃奶时如果吸入较多空气,气体在胃内积聚,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进而导致干呕。
二、病理性因素
(一)消化系统疾病
1.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如先天性食管闭锁、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等。以先天性幽门肥厚性狭窄为例,多在出生后2-4周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呕吐,最初可能表现为干呕,随后呕吐物为奶汁或奶块,且可摸到腹部有橄榄样肿块。这类疾病需要通过相关检查,如腹部超声等明确诊断,必要时需手术治疗。
2.肠道感染:如果新生儿肠道受到病毒、细菌等感染,引起肠道炎症,也可能出现干呕症状,常还伴有腹泻、发热等表现。例如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秋季腹泻,除了腹泻、呕吐外,可能会有干呕情况,需要根据感染病原体进行相应治疗,如抗病毒或抗感染等。
(二)呼吸道感染
当新生儿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时,鼻腔分泌物增多,分泌物可能倒流至咽部,刺激咽部引起干呕。同时,呼吸道感染可能导致宝宝呼吸不畅,也可能间接影响胃肠道功能,出现干呕症状。比如,感冒引起的鼻塞,宝宝可能会通过口腔呼吸,使得咽部受到刺激而干呕。
(三)其他系统疾病
某些代谢性疾病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干呕。但相对来说,这类情况较为少见,需要通过全面的检查来明确病因,如血液生化检查等。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新生儿出现老是干呕的情况,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精神状态、吃奶情况、有无其他伴随症状等。如果干呕频繁,或伴有精神萎靡、拒奶、发热、呕吐物带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同时,在护理新生儿时,要注意喂奶姿势,避免宝宝吸入过多空气,喂奶后可将宝宝竖抱,轻拍背部帮助排气。对于有胃食管反流的新生儿,可适当抬高上半身,以减少反流发生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