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150要服药吗

###一、血压150mmHg的分类考量

血压150mmHg需明确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若为收缩压150mmHg,属于1级高血压范畴;若为舒张压150mmHg,则属于严重高血压急症范畴。

###二、无合并症时的非药物干预优先原则

####(一)生活方式调整之饮食方面

对于收缩压150mmHg且无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临床疾病的患者,首先可进行3-6个月的非药物干预,其中饮食上需遵循低盐饮食原则,每日钠盐摄入应控制在<6g,减少腌制食品、咸菜等高盐食物的摄入,以降低钠水潴留对血压的影响。

####(二)生活方式调整之运动方面

同时要进行适量运动,每周至少保证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走(速度一般为4-6km/h)、慢跑等,运动可帮助改善机体代谢,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三)生活方式调整之体重控制方面

需将体质指数(BMI)保持在18.5-23.9kg/m²,通过合理饮食和运动来控制体重,因为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减轻体重可有效降低血压水平。

####(四)生活方式调整之戒烟限酒方面

要戒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血管功能,进而升高血压;同时要限制饮酒,男性每日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三、合并特定疾病时的药物治疗启动时机

####(一)合并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病的情况

若患者同时合并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靶器官损害或临床疾病,即使经过3-6个月的非药物干预,通常也需要开始药物治疗。因为此类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较高,单纯非药物干预往往难以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

####(二)非药物干预未达标的情况

如果经过3-6个月的非药物干预后,血压仍未达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也需要开始药物治疗,以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减少高血压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老年人

老年人血压150mmHg时,降压不宜过快过低,要避免血压波动过大,因为老年人血管弹性下降,血压急剧波动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供血不足等不良事件,应缓慢平稳地控制血压。

####(二)妊娠期高血压患者

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压150mmHg时需谨慎选择降压药物,要优先考虑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因为某些降压药物可能会对胎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需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进行降压治疗。

####(三)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要关注药物对肾功能的影响,避免使用可能加重肾功能损害的药物,需选择对肾功能影响较小且能有效控制血压的药物进行治疗。

####(四)舒张压150mmHg的紧急情况

若为舒张压150mmHg,属于严重高血压急症,需立即就医,采取紧急降压措施,一般需要住院治疗,尽快将血压控制在安全范围,以防止出现急性心脑血管并发症,如急性左心衰、脑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