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包括什么

缺血性脑卒中是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其主要病因是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

脑血栓形成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栓塞是指因异常的固态、液态、气态物体(被称作栓子)沿血循环进入脑动脉系统,引起动脉管腔闭塞,导致该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的坏死,临床上表现为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突然发生的局源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定时翻身,拍背,防止肺炎和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2.药物治疗:包括溶栓治疗、抗凝治疗、抗血小板治疗、脑保护治疗等。溶栓治疗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最有效的方法,但溶栓治疗有严格的时间窗限制,一般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抗凝治疗和抗血小板治疗适用于不能溶栓的患者。脑保护治疗可以减轻脑损伤,提高治疗效果。

3.手术治疗:对于颈动脉狭窄超过70%、有症状的脑梗死患者,可以考虑进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颈动脉支架置入术,以预防脑梗死的复发。

4.康复治疗:脑梗死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认知治疗等,以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一旦发生,应及时就医,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同时,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也非常重要,患者应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