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炎的主要治疗目标是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以及防治严重并发症。
慢性肾炎是一组多病因的慢性肾小球病变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但多数患者病因不明,与链球菌感染并无明确关系,据统计仅15%~20%从急性肾小球肾炎转变而至。此外,大部分慢性肾炎患者无急性肾炎病史,故目前较多学者认为慢性肾小球肾炎与急性肾炎之间无肯定的关联,它可能是由于各种细菌、病毒或原虫等感染通过免疫机制、炎症介质因子及非免疫机制等引起的肾小球疾病。
其治疗方法如下:
1.积极控制高血压:防止肾功能减退或使已经受损的肾功能有所改善,防止心血管合并症,并改善远期预后。
2.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的摄入:低蛋白及低磷饮食,可以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的减退。
3.应用抗血小板药物:慢性肾炎患者可有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增高、粘附及聚集性增强等,这些改变可促进血栓形成,进而导致肾小球损伤及肾功能恶化。
4.避免加重肾损害的因素:感染、低血容量、脱水、劳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妊娠及应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昔类抗生素、含马兜铃酸中药等),均可能损伤肾脏,导致肾功能恶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相关问题,请及时就医,以便更好地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