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疫苗有没有必要打

一、二类疫苗的定义及涵盖范围

二类疫苗是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涵盖了如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水痘疫苗、EV71疫苗(预防肠道病毒71型感染)、狂犬病疫苗等多种疫苗,针对特定地区、特定人群易感染的疾病进行预防。

二、需考虑接种二类疫苗的情况

(一)疾病流行风险因素

1.地区疾病流行情况:若所处地区为某些疾病的高发区,二类疫苗的接种必要性提升。例如,在手足口病高发地区,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降低儿童感染EV71型肠道病毒引发重症手足口病的风险,有研究显示该疫苗对EV71相关重症病例的保护效力较高;在流感高发季节来临前,流感疫苗的接种能降低儿童、老年人等易感人群感染流感的几率,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接种流感疫苗可使接种者患流感的发病率显著降低。

2.接触特定病原体风险:对于有特殊接触风险的人群,二类疫苗接种必要性凸显。如经常接触禽类的人群,接种禽流感疫苗可降低感染禽流感病毒的风险;被宠物咬伤或密切接触宠物的人群,需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来预防狂犬病,狂犬病一旦发病死亡率几乎为100%,而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狂犬病最有效的手段。

(二)个体健康与特殊人群因素

1.儿童群体: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部分二类疫苗对儿童健康保护作用显著。以肺炎球菌疫苗为例,儿童接种后可有效预防肺炎球菌性肺炎等疾病,减少肺炎球菌感染引发的严重呼吸道疾病;水痘疫苗能有效降低儿童患水痘的几率,水痘在儿童间易引起聚集性发病,接种水痘疫苗可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2.老年人: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二类疫苗可增强对相关疾病的抵御能力。肺炎疫苗能降低老年人患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风险,流感疫苗可减少老年人感染流感后发生重症的概率,临床研究表明接种流感疫苗的老年人患流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未接种者。

三、接种二类疫苗的安全性考量

二类疫苗同一类疫苗一样,均经过严格的安全性评估流程。在符合接种禁忌证的情况下接种是相对安全的。例如,流感疫苗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微的局部疼痛、红肿等,一般可自行缓解;水痘疫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主要为轻度发热等,多数能在短时间内恢复。但接种前仍需严格评估接种者的健康状况,如是否处于发热期、过敏史等情况,以确保接种安全。

四、综合决策建议

是否接种二类疫苗需综合个人所处地区疾病流行态势、自身健康状况、生活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来判断。若所在地区存在某些疾病的高发情况,且自身属于该疾病的易感人群(如儿童、老年人、有特殊接触风险人群等),通常建议接种相应的二类疫苗以预防相关疾病;若所处环境相对安全,自身健康状况良好且不属于特定易感人群,可根据自身意愿谨慎选择是否接种二类疫苗。总体原则是在充分了解疫苗预防疾病的效益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后,做出符合自身情况的合理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