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出血一定要打针吗狗咬了

一、狗咬出血不一定都要打针,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1.判断狗的健康状况:若能确定咬人的狗已按规定接种狂犬疫苗,且近期健康状况良好,无狂犬病症状,人被其咬出血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排除风险,仍需密切观察狗的后续状态10日。若10日内狗未出现狂犬病症状,基本可认为人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若无法判断狗的免疫情况及健康状况,应按狂犬病暴露处置。

2.评估暴露级别:根据《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被狗咬伤出血属于狂犬病三级暴露。三级暴露者,除了要处理伤口,还需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二、处理措施

1.伤口处理:狗咬出血后,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清除伤口内的污血和细菌等。之后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2.疫苗接种:对于狂犬病三级暴露,需尽快接种狂犬病疫苗。目前常用的狂犬病疫苗有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人二倍体细胞狂犬病疫苗等。

3.被动免疫制剂使用:如抗狂犬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等,应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以中和伤口部位可能存在的狂犬病病毒。

三、不同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被狗咬出血后,家长应尽快带孩子就医。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感染狂犬病等风险相对更高。在伤口处理时动作要轻柔,避免孩子因疼痛抗拒而影响处理效果。接种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时,要关注孩子的不良反应,如发热、局部红肿等。

2.孕妇:孕妇被狗咬出血同样需按规范处理伤口、接种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目前研究表明,狂犬病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对孕妇和胎儿安全性良好,不会增加胎儿畸形、流产等风险。但孕妇心理负担可能较重,医护人员应做好解释安抚工作。

3.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可能存在多种基础疾病。被狗咬出血后,除按常规处理外,要告知医生自身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评估接种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风险。同时,要注意伤口愈合情况,因老年人伤口愈合相对较慢,要预防伤口感染。

4.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等,被狗咬出血后感染狂犬病风险更高,应更加积极进行伤口处理、疫苗接种和被动免疫制剂使用。同时,密切观察免疫效果和不良反应,必要时调整处置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