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次性印花口罩的基本结构与过滤原理
一次性印花口罩通常由外层防水无纺布、中间过滤层(多为普通熔喷布或非织造布)及内层亲肤层组成。其过滤原理主要依靠机械拦截、惯性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对较大颗粒进行过滤,但冠状病毒直径约0.1微米,远小于一次性印花口罩中间过滤层的孔隙大小,难以被有效截留。
二、对冠状病毒的防护效果分析
1.过滤效率不足:普通一次性印花口罩的中间过滤层材质简陋,对直径≤5微米的颗粒过滤效率较低,而冠状病毒直径约0.1微米,远低于其过滤阈值,无法有效阻挡病毒颗粒通过。
2.密合性差:一次性印花口罩与面部的贴合度往往不佳,容易存在缝隙,导致含病毒的飞沫从缝隙处侵入,降低防护效果。
三、特殊人群的防护提示
1.儿童:儿童面部轮廓与成人不同,普通一次性印花口罩难以紧密贴合面部,易出现漏气情况,无法提供有效防护,建议选择符合儿童脸型设计的医用防护口罩。
2.老年人或面部特殊人群:老年人皮肤松弛、面部结构特殊,普通一次性印花口罩难以保证密合性,防护效果受限,此类人群应选择贴合度更好的专业防护口罩。
四、科学依据支撑
根据《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等相关标准,医用外科口罩对非油性颗粒的过滤效率需不低于30%,而一次性印花口罩不具备医用外科口罩的过滤性能,无法达到防护冠状病毒的标准,其防护效果经科学研究验证不足以有效阻挡冠状病毒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