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脑梗塞症状及治疗

早期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早期脑梗塞的症状主要包括:

1.偏瘫(半身不遂):是最常见的早期脑梗塞症状,表现为一侧肢体无力、麻木或瘫痪。

2.失语:表现为说话困难、语言不清或理解困难。

3.头晕:常伴有恶心、呕吐,是脑供血不足常见的症状。

4.头痛:通常是局限性头痛,多发生在额部或枕部。

5.感觉障碍:如面部、口唇、舌头、四肢麻木,或有蚁行感。

6.视力模糊: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

7.共济失调:表现为行走不稳、平衡障碍。

8.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昏迷等。

早期脑梗塞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

1.溶栓治疗:发病4.5小时内,可采用溶栓治疗,溶解血栓,恢复血流。

2.抗血小板治疗: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

3.抗凝治疗:适用于房颤等患者,可预防血栓形成。

4.神经保护治疗:可使用胞二磷胆碱、依达拉奉等药物,保护神经细胞。

5.改善血液循环:可使用丹参、川芎嗪等药物,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

6.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语言治疗等,促进患者康复。

早期脑梗塞的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密切相关,因此,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尽快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同时,脑梗塞的预防也非常重要,应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