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出血要如何治疗

一般急救措施

卧床休息:患者应保持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对于有呕血的患者,需及时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以及呕血、黑便的量和次数等情况。

补充血容量

输液输血:根据患者的失血情况补充液体和血液。如果患者出现休克表现,如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需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或胶体溶液如羟乙基淀粉等;若血红蛋白低于一定水平(如低于70g/L),可能需要输注红细胞悬液等。

针对病因治疗

消化性溃疡导致的胃出血:

-质子泵抑制剂:可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如奥米拉唑等,通过抑制胃壁细胞的质子泵,减少胃酸分泌,促进胃内出血部位凝血,利于止血。

-内镜下治疗:对于活动性出血的消化性溃疡,可在内镜下进行止血治疗,如使用电子内镜找到出血病灶后,可采用注射肾上腺素盐水、钛夹夹闭等方法止血。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药物降低门静脉压力:常用药物有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等,可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控制出血。

-内镜套扎或硬化剂注射:在内镜下对曲张静脉进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剂,使曲张静脉闭塞、组织坏死脱落而达到止血目的。

-三腔二囊管压迫: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严重出血情况,但该方法有一定并发症风险,如压迫过久可导致食管、胃黏膜坏死等,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急性胃黏膜病变导致的胃出血:

-停用相关药物:如果患者是因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或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应停用相关药物。

-保护胃黏膜药物:使用铝碳酸镁等保护胃黏膜的药物,促进胃黏膜修复。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儿童胃出血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感染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补液量和速度的控制,避免输液过快导致心衰等并发症。用药需谨慎,尽量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药物,且严格按照儿童的体重等计算用药相关剂量,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胃肠道有严重刺激的药物。

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胃出血时,补液输血需注意对心脏功能的影响,避免大量快速输液加重心脏负担。用药方面要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因为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

饮食调整

急性期:在胃出血急性期需禁食,通过静脉补充营养。出血停止后可逐渐给予温凉、清淡的流质饮食,如米汤等,然后根据病情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软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粗糙的食物,以防再次诱发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