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胃炎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主要通过口-口传播。
一、症状
1.主要症状
上腹痛或不适:多为隐痛、胀痛或烧灼痛,部分患者可无症状。
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口臭。
2.特殊症状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特别是胃体胃炎患者,可出现贫血、维生素B12缺乏。
胃黏膜有糜烂时,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黑便或呕血。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交叉感染。
饮食应规律,避免过饱或过饥。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药物治疗
质子泵抑制剂(PPI):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
铋剂:如枸橼酸铋钾、果胶铋等,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保护层,促进炎症愈合。
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等,可根除幽门螺杆菌。
胃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可保护胃黏膜,减轻症状。
三、总结
幽门螺杆菌胃炎的症状主要包括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以及贫血、维生素B12缺乏、上消化道出血等特殊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抗生素和胃黏膜保护剂。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治疗幽门螺杆菌胃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