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
上呼吸道是指鼻、咽、喉这一部分。鼻腔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可对吸入的空气进行过滤、加温、加湿等处理,例如鼻毛能阻挡较大的颗粒物,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黏附灰尘和病菌等;咽是空气和食物的共同通道,分为鼻咽、口咽和喉咽三部分;喉不仅是呼吸的通道,还是发声的器官,喉部有声带,当气流通过时会引起声带振动从而发声。不同年龄人群上呼吸道的生理特点有所不同,儿童的上呼吸道相对狭窄,鼻黏膜柔嫩,血管丰富,易发生感染和肿胀,进而导致鼻塞等问题;老年人上呼吸道黏膜萎缩,防御功能减退,也更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等情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刺激上呼吸道黏膜,增加上呼吸道感染及其他疾病的发生风险;有过敏史的人群,上呼吸道对过敏原更为敏感,容易出现过敏反应导致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不适症状。
下呼吸道
下呼吸道是指气管、支气管及肺部各级分支。气管是连接喉与支气管的管道,主要起传导气体的作用;支气管又分为主支气管、叶支气管、段支气管等,支气管壁有平滑肌,当受到刺激时可发生收缩或舒张,影响气道通畅;肺部的各级分支最终到达肺泡,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氧气通过肺泡壁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排出到肺泡然后呼出体外。儿童的下呼吸道在解剖结构上相对较细,软骨柔软,肌肉发育不完善,气道阻力较大,在发生感染时更容易出现气道阻塞等情况;老年人的下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清除功能下降,肺部弹性减退,气体交换功能也会有所降低,因此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恢复也相对较慢。生活方式中,长期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会损伤下呼吸道的黏膜和纤毛,影响下呼吸道的正常功能;有慢性肺部疾病病史的人群,下呼吸道的基础状况较差,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