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主要查的项目及意义
一、血清酶类检查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意义:主要存在于肝细胞胞质中,当肝细胞受损时,ALT释放进入血液,血清ALT水平升高常见于各种肝病,如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等,能反映肝细胞损伤的程度,在儿童中,感染性疾病也可能导致ALT升高,比如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意义:分布于肝细胞线粒体和胞质中,AST升高常见于肝细胞严重损伤,如重型肝炎时AST升高较明显,且AST/ALT比值变化有一定意义,如重型肝炎时比值常大于1。在儿童先天性代谢性疾病中也可能出现AST异常,需进一步排查病因。
-碱性磷酸酶(ALP):
-意义:ALP在骨骼、肝脏、肠道等组织中均有分布,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ALP活性较高,所以儿童血清ALP生理性升高较常见。病理性升高可见于肝胆疾病,如胆道梗阻时ALP明显升高,也可见于骨骼疾病,如佝偻病等。在不同年龄段儿童中,ALP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不同,需要依据儿童自身年龄段来判断是否异常。
-γ-谷氨酰转移酶(GGT):
-意义:GGT主要来自肝脏,在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胆道疾病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时GGT升高,儿童中胆道闭锁等疾病可导致GGT显著升高,需结合超声等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二、胆红素代谢相关检查
-总胆红素(TBil):
-意义:包括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TBil升高常见于黄疸相关疾病,如溶血性黄疸时IBil显著升高,肝细胞性黄疸时TBil中等程度升高,梗阻性黄疸时DBil明显升高。在新生儿时期,生理性黄疸是常见现象,但也需警惕病理性黄疸,早产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风险更高,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因为过高的胆红素可能导致胆红素脑病等严重并发症。
-直接胆红素:
-意义:直接胆红素升高主要见于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胆总管结石、胰头癌等引起的胆道梗阻,此时DBil明显升高,同时结合其他检查判断梗阻部位等情况,在儿童先天性胆道畸形中直接胆红素也会异常升高,需要通过手术等方式干预。
三、蛋白质代谢相关检查
-白蛋白(Alb):
-意义:白蛋白由肝脏合成,是反映肝脏合成功能的重要指标,慢性肝病、肝硬化、严重营养不良等情况可导致白蛋白降低。在儿童中,长期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会影响白蛋白合成,从而使白蛋白水平下降,需要关注儿童的营养状况以及原发疾病的治疗。
-球蛋白(Glo):
-意义:球蛋白升高常见于慢性肝脏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是机体免疫反应的体现,在儿童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球蛋白可能升高,需结合免疫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白球比(A/G)也有一定临床意义,比值降低常见于慢性肝病等情况。
四、其他相关检查
-凝血功能相关指标:
-意义: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肝功能受损时凝血因子合成减少,可导致PT、APTT延长,严重肝病时会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增加出血风险。在儿童重症肝病中,凝血功能异常较为常见,需密切监测并采取相应的止血等治疗措施。
总之,肝功检查项目众多,各项目从不同方面反映肝脏的功能状态、损伤程度、代谢情况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症状、病史等综合分析各项指标,从而明确肝脏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