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胀气怎么排出

肺胀气又称肺气肿,是指终末细支气管远端的气道弹性减退,过度膨胀、充气和肺容积增大或同时伴有气道壁破坏的病理状态。按其发病原因肺气肿有如下几种类型:

1.老年性肺气肿,是由于老年人肺组织生理性退行性改变所引起的。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

2.代偿性肺气肿,在患肺炎、肺不张、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病时,肺泡腔被炎性渗出物充填,或因肺泡间隔破坏使肺泡相互融合形成较大的囊腔,虽有部分气体尚能排出,但终末细支气管内的气体呼出仍发生障碍,致使肺泡过度充气,引起肺泡壁弹性减退,形成肺气肿。

3.间质性肺气肿,由于肺泡内压长期增高,肺泡间隔毛细血管受压,致使肺泡间隔破裂,空气由肺间质进入肺实质而形成肺气肿。

4.灶性肺气肿,多由于肺泡壁和呼吸性细支气管破裂,空气进入肺小叶内形成局限性肺气肿。

5.旁间隔性肺气肿,多发生在中叶或舌叶支气管,由于局部肺泡内压增高,将肺泡间隔破坏,形成肺气肿。

肺气肿的治疗方法如下:

1.西医治疗

舒张支气管药物:如氨茶碱、β2受体兴奋剂。病情需要时,可适当选用糖皮质激素。

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及头孢菌素类等。

呼吸功能锻炼:作腹式呼吸,缩唇深慢呼气,以加强呼吸肌的活动。增加膈的活动能力。

家庭氧疗:每天12~15小时给氧能延长寿命,若能达到每天24小时的持续氧疗,效果更好。

其他:比如物理治疗,根据病情,制定方案,例如太极拳、呼吸操、定量行走或登梯练习。

2.中医治疗

肺肾气虚

治法:补肺益肾,降气平喘。

方药:补虚汤合参蛤散加减。方中用党参、黄芪、熟地、五味子、补骨脂、胡桃肉等补肺益肾纳气。

痰浊壅肺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方药: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方中用半夏、陈皮、茯苓、苏子、白芥子、莱菔子等健脾燥湿,化痰降逆。

痰热郁肺

治法: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方药: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方中用麻黄、石膏、黄芩、桑白皮、杏仁、苏子、半夏等清肺化痰,降逆平喘。

肺脾气虚

治法:健脾益肺,降气平喘。

方药:补肺汤合玉屏风散加减。方中用人参、黄芪、白术、防风等健脾益肺,补肺汤合玉屏风散加减。

肺肾阴虚

治法:滋阴清热,润肺化痰。

方药:沙参麦冬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方中用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百合、熟地、山茱萸、山药、丹皮等滋阴清热,润肺化痰。

肺气肿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防感冒。改善环境卫生,做好个人劳动保护,消除及避免烟雾、粉尘和刺激性气体对呼吸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