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错位怎么回事

腰椎错位是指腰椎的椎体间关节发生了移位,导致腰部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症状。以下是关于腰椎错位的一些信息:

1.原因:

急性损伤:如车祸、跌倒、扭伤等,可导致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

慢性劳损:长期弯腰、久坐、重体力劳动等,可使腰椎间盘退变,失去弹性,容易发生错位。

先天发育不良:腰椎峡部裂、脊柱侧弯等,可使腰椎稳定性下降,容易发生错位。

骨质疏松:老年人骨质疏松,椎体骨质变薄,容易发生压缩性骨折,导致腰椎错位。

2.症状:

腰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可为隐痛、胀痛、刺痛等,活动后加重,休息后减轻。

下肢放射痛:可放射到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或足跟,咳嗽、打喷嚏、大便时加重。

麻木无力:可出现下肢麻木、无力,严重时可导致肌肉萎缩。

间歇性跛行: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腰痛、下肢麻木、无力,需要休息一段时间后才能继续行走。

3.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佩戴腰围、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适用于症状较轻的患者。

手术治疗:适用于症状严重、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马尾神经受压症状的患者。手术方法包括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

4.预防:

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久坐、久站、弯腰负重等,坐立时应保持腰部挺直,避免葛优瘫。

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如仰卧起坐、三点支撑法、五点支撑法等,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腰椎稳定性。

注意腰部保暖:避免腰部受寒、受潮,尤其是在季节交替时。

避免腰部受伤:在进行重体力劳动或运动时,应注意保护腰部,避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