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佝偻病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主要原因如下:

1.维生素D摄入不足:胎儿期储备不足,出生后日照不足,如早产儿、双胎、低体重儿等,以及生长速度快、户外活动少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维生素D摄入不足。

2.维生素D缺乏:母亲妊娠期维生素D缺乏,导致胎儿储备不足;宝宝出生后未及时补充维生素D;以及因疾病等原因导致维生素D吸收障碍,如慢性腹泻等,都可能引起维生素D缺乏。

3.钙含量不足:母亲孕期钙摄入不足,宝宝出生后钙摄入量不足,也可能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4.其他因素: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重吸收磷增加、维生素D依赖性佝偻病等,也可能导致佝偻病的发生。

新生儿佝偻病的症状主要包括:

1.骨骼改变:颅骨软化、方颅、前囟门大且闭合晚;出牙延迟,可延至1岁出牙或出牙顺序颠倒;胸廓畸形,如鸡胸、漏斗胸;脊柱后凸或侧弯畸形。

2.神经精神症状: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夜哭、多汗,由于汗液刺激,患儿经常摇头擦枕,导致枕部秃发。

如果宝宝出现上述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宝宝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清25-(OH)D3、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以明确诊断。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同时注意合理喂养、多晒太阳等。

预防新生儿佝偻病的关键在于孕妇和宝宝的维生素D补充。孕妇应多晒太阳,饮食中应富含钙、磷、维生素D等营养物质。宝宝出生后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早产儿、低体重儿、双胎儿生后2周开始补充,足月儿生后2周后开始补充,每天400-800IU,直至2岁。同时,应注意合理喂养,多晒太阳,促进钙的吸收。

此外,家长应定期带宝宝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佝偻病等问题,保障宝宝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