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道相关疾病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多由病毒引起,如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也可由细菌感染导致,全年均可发病,冬春季节多见,不同年龄段人群均可患病,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发病率相对较高。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症状,一般通过临床表现结合血常规等检查可诊断,治疗上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细菌感染可选用抗生素。
2.慢性支气管炎: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吸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气道长期受到烟雾等刺激导致气道慢性炎症。临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以上,连续2年或2年以上,可伴有喘息,病情迁延不愈,可逐渐进展为肺气肿、肺心病等。通过病史、症状及肺功能检查等可诊断,治疗包括急性发作期控制感染、祛痰、平喘等,缓解期避免诱因、增强体质。
3.支气管哮喘:病因复杂,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发病率相对较高。典型症状为发作性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常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可自行或经治疗缓解,通过症状、肺功能检查及支气管舒张试验等可诊断,治疗药物包括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等,需长期规范治疗以控制症状。
二、肺部感染性疾病
1.肺炎
-细菌性肺炎:常见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等,青壮年、老年人及儿童均可发病,受寒、疲劳等可诱发,起病急,常有高热、咳嗽、咳痰等症状,胸部影像学可见肺部浸润影,治疗主要选用敏感抗生素。
-病毒性肺炎: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等引起的肺炎,人群普遍易感,冬春季节多发,症状相对较轻,但免疫功能低下者可发展为重症,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等,胸部影像学可见间质性改变,治疗以抗病毒及对症支持为主。
-真菌性肺炎:多见于免疫抑制患者,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者,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者,症状无特异性,可有发热、咳嗽、咳痰等,胸部影像学表现多样,需真菌学检查明确诊断,治疗选用抗真菌药物。
三、胸膜疾病
1.胸腔积液: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结核性胸膜炎、恶性肿瘤胸膜转移、心力衰竭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生,结核性胸膜炎多见于中青年,恶性肿瘤引起的胸腔积液多见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胸闷、气短、胸痛等,通过胸部影像学、胸腔穿刺抽液检查等可明确病因及积液性质,针对病因进行相应治疗。
2.气胸:分为自发性气胸和外伤性气胸等,青壮年瘦高体型者易发生自发性气胸,常因剧烈运动、咳嗽等诱发,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胸部影像学可见气胸线,少量气胸可保守治疗,大量气胸需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
四、肺部肿瘤
1.原发性支气管肺癌:多见于中老年,长期吸烟是主要高危因素,症状包括咳嗽、咯血、胸痛、消瘦等,胸部影像学及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等,需根据肿瘤分期及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五、其他肺部疾病
1.间质性肺疾病:病因多样,如结缔组织病相关、药物相关性等,各年龄段均可发病,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干咳等,肺功能检查及胸部高分辨率CT有助于诊断,治疗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预后因具体病因及病情而异。
2.肺栓塞:主要由下肢深静脉血栓脱落阻塞肺动脉引起,多见于长期卧床、术后、创伤等患者,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等,D-二聚体、CT肺动脉造影等检查可帮助诊断,治疗包括抗凝、溶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