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病是什么
疣病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皮肤表面良性赘生物。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
HPV有多种亚型,不同亚型可导致不同类型的疣。病毒可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比如接触被污染的物品等。当皮肤黏膜有破损时,更容易感染HPV从而引发疣病。
二、临床表现
1.寻常疣:好发于手背、手指、足缘等处。典型表现为黄豆大小或更大的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呈灰黄、棕黄或正常肤色。
-儿童及青少年:免疫力相对较低,感染HPV后更易出现寻常疣,且由于活泼好动,皮肤容易有微小破损,增加了感染风险。
-成年人:若生活中接触HPV的机会多,也可能患病,比如经常从事户外工作,皮肤易有损伤时。
2.扁平疣:主要侵犯青少年,多发生在面部、手背及前臂等部位。表现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多骤然出现,数目较多且密集。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皮肤屏障功能相对较弱,且HPV感染在青少年群体中较为常见。
3.跖疣:发生在足底,多由足部多汗、摩擦等因素促使发病。皮损为细小发亮的丘疹,逐渐增大至黄豆大小或更大,因受压而形成淡黄色或褐黄色胼胝样斑块或扁平丘疹,表面粗糙,界限清楚,边缘绕以稍高的角质环。
-成年人:尤其是经常行走、站立的人群,足底皮肤易受压迫和摩擦,增加跖疣的发病几率。
4.尖锐湿疣: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好发于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等部位。初起为细小淡红色丘疹,后逐渐增大增多,形成乳头样、菜花状、鸡冠状赘生物,表面凹凸不平,质地柔软。
-性活跃人群:包括有多个性伴侣或不安全性行为的人群,感染风险较高。
三、诊断
主要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必要时可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辅助诊断。
四、治疗及预防
1.治疗: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方法。药物治疗常用的有维A酸类药物等;物理治疗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电灼治疗等。
-儿童:由于皮肤娇嫩,在选择治疗方法时需更加谨慎,优先考虑对皮肤损伤小的方法,如较小的扁平疣可先观察,部分可自行消退。
-孕妇:尖锐湿疣的治疗需特别谨慎,要综合考虑对胎儿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2.预防: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拖鞋等物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避免不洁性行为等。对于有疣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防止传染给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