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病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皮肤黏膜所引起的良性赘生物,常见的有扁平疣、寻常疣、跖疣、尖锐湿疣等。以下是关于疣病的一些信息:
1.症状:
扁平疣:好发于青少年,表现为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扁平隆起性丘疹,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表面光滑,质地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可密集分布或由于搔抓而呈线状排列。
寻常疣:俗称“瘊子”,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由HPV-2感染所致,初起为针尖大的丘疹,逐渐增大到豌豆大或更大,呈圆形或多角形,表面角化粗糙,质地坚硬,呈灰黄、污黄或污褐色。
跖疣:发生在足底的寻常疣,多由HPV-1感染所致,外伤、摩擦、出汗等为其诱因,初起为一细小发亮的丘疹,逐渐增大,表面角化,粗糙不平,灰褐、灰黄或污灰色,呈圆形,境界清楚,周围绕以稍高的角质环。
尖锐湿疣:由HPV-6和HPV-11感染所致,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好发于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皮肤黏膜湿润区,初起为单个或多个散在的淡红色小丘疹,质地柔软,顶端尖锐,后逐渐增大增多,呈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
2.病因:
扁平疣:主要由HPV-3和HPV-5感染引起。
寻常疣:主要由HPV-2、HPV-4和HPV-7感染引起。
跖疣:主要由HPV-1感染引起。
尖锐湿疣:主要由HPV-6和HPV-11感染引起。
3.诊断: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体征进行诊断。
对于不典型的病例,可能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或HPV检测。
4.治疗:
扁平疣和寻常疣:
外用药物:如维A酸乳膏、咪喹莫特乳膏等。
物理治疗:如冷冻、激光、电灼等。
系统治疗:对于疣体较多或久治不愈的患者,可口服抗病毒药物,如干扰素、阿昔洛韦等。
跖疣:
外用药物:同扁平疣和寻常疣。
物理治疗:可选择冷冻、激光、电灼等。
局部注射:如平阳霉素局部注射。
尖锐湿疣:
外用药物:如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乳膏等。
物理治疗:如激光、冷冻、电灼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疣体较大的患者。
系统治疗:如干扰素、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以及免疫调节剂,如卡介菌多糖核酸、胸腺肽等。
需要注意的是,疣病具有传染性,患者应避免搔抓疣体,以免自身接种或传染他人。同时,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物品。如果疣病症状严重或治疗后复发,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