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发生于某些特定部位感染之后而出现的关节炎。

肠道或泌尿生殖道感染后的细菌产物或病毒,可通过血液扩散至滑膜,引起滑膜炎症。炎症刺激导致滑膜分泌滑液过多,吸收减少,从而出现关节肿胀、疼痛。此外,前列腺素、白细胞介素-1等炎症介质可刺激痛觉感受器,产生疼痛。

除了关节症状外,反应性关节炎还可能出现以下表现:

1.皮肤黏膜病变:如龟头炎、尿道炎、宫颈炎等。

2.眼部病变:如虹膜炎、结膜炎等。

3.心脏病变:如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4.肺部病变:如间质性肺炎等。

反应性关节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以及相关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感染史、关节症状、皮肤黏膜病变等,进行体格检查,观察关节是否红肿、畸形、活动受限等,并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HLA-B27等)、影像学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成像等)来明确诊断。

治疗反应性关节炎的关键是去除病因,积极治疗感染,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等缓解症状。此外,患者还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需要注意的是,反应性关节炎的症状和表现多种多样,容易被忽视或误诊。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关节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