胚胎停育的定义
胚胎停育是指妊娠早期胚胎因某种原因所致发育停止的现象。超声检查表现为妊娠囊内胎芽或胎儿形态不整,无胎心搏动,或表现为妊娠囊枯萎。
常见原因
染色体异常:无论是精子还是卵子出现染色体异常,都可能影响胚胎正常发育,导致胚胎停育。这在年轻女性和高龄女性中都可能发生,高龄女性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概率增加,胚胎停育风险相对较高;年轻女性若存在精子或卵子染色体异常情况,也会面临胚胎停育问题。
内分泌因素
-黄体功能不全:黄体分泌的孕激素等激素对维持妊娠至关重要,若黄体功能不全,孕激素分泌不足,无法为胚胎着床和发育提供良好的内分泌环境,容易引发胚胎停育。
-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对胚胎的生长发育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都可能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胚胎停育。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机体代谢减缓,会影响胚胎的正常代谢过程。
子宫异常
-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子宫的形态异常会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的空间,增加胚胎停育的风险。
-子宫肌瘤:较大的子宫肌瘤可能会影响子宫的血供,干扰胚胎的着床和发育,导致胚胎停育。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异常或同种免疫异常都可能导致胚胎停育。自身免疫异常时,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错误地攻击胚胎;同种免疫异常则是母体对胚胎的免疫耐受不足,从而排斥胚胎。
感染因素:孕期感染某些病毒(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细菌等病原体,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胚胎,导致胚胎停育。例如孕妇在早孕期感染风疹病毒,可能会引起胚胎发育异常,导致停育。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过多的放射线、化学毒物(如苯、甲醛等)等环境因素,会增加胚胎停育的发生风险。比如从事化工行业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女性,其胚胎停育的概率可能高于正常人群。
临床表现
阴道出血:部分孕妇可能出现少量阴道出血,颜色可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一般出血量较少,但也有少数孕妇可能出现较多量阴道出血。
腹痛:有些孕妇会出现下腹部隐痛或胀痛等不适症状。
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诊断胚胎停育的重要手段。通过超声可以观察妊娠囊的形态、胎芽及胎心情况,若妊娠囊内无胎心搏动或胎芽形态异常,可考虑胚胎停育。
血hCG及孕酮检测:血hCG通常在妊娠早期呈隔天翻倍增长,若血hCG增长缓慢或不升反降,同时孕酮水平较低,提示胚胎发育可能异常,有胚胎停育的可能。
处理措施
一旦确诊胚胎停育,需要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包括药物流产和手术流产等,具体选择需根据孕妇的孕周等情况来决定。在处理胚胎停育后,女性需要注意休息,调养身体,一般建议间隔一段时间(如3-6个月)再考虑再次妊娠,以便身体恢复和排查可能导致胚胎停育的因素,为下次妊娠创造良好条件。在再次妊娠前,可进行相关检查,如夫妻双方染色体检查、内分泌检查、子宫附件超声检查等,以评估再次妊娠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对于有过胚胎停育史的女性,心理上可能会有较大压力,家人应给予关心和支持,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