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这是一种常用的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可有效减轻气道炎症,控制哮喘症状。通过雾化吸入或干粉吸入装置给药,能直接作用于气道,减少全身不良反应。
2.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属于此类药物,它能快速舒张气道平滑肌,缓解哮喘急性发作时的喘息、气促等症状,可通过气雾剂、雾化溶液等多种剂型使用。
3.白三烯调节剂:孟鲁司特钠较为常用,可选择性抑制白三烯的活性,减轻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尤其适用于轻度持续哮喘的治疗以及预防运动性哮喘发作。
二、非药物治疗
1.环境控制:对于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家中定期清洁、除螨,使用空气净化器和吸尘器,减少灰尘、花粉、霉菌等过敏原暴露。若孩子对宠物毛发过敏,避免饲养宠物。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其生活环境中可能存在的过敏原有所差异,比如婴幼儿可能更多接触到尘螨、霉菌,而年龄稍大的孩子可能在学校、户外活动时接触花粉等过敏原。
2.呼吸训练:指导孩子进行呼吸训练,如腹式呼吸、缩唇呼吸等。这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增强呼吸肌力量,提高肺通气量。可以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根据孩子年龄和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和强度。
3.运动管理:虽然哮喘可能因运动诱发,但适度运动对孩子身心健康有益。应根据孩子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运动计划,如游泳、慢跑等有氧运动较为适宜,避免在寒冷、干燥或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中运动。对于哮喘控制不佳的孩子,运动前可预防性使用药物。
三、特殊人群提示
1.低龄儿童:由于低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气道相对狭窄,哮喘症状可能更为严重,且难以准确表达不适。在治疗过程中,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症状,如呼吸频率、喘息程度、精神状态等。使用药物时,应严格遵循医嘱,选择适合低龄儿童的剂型和给药方式,如雾化吸入相对更易于接受。避免使用可能对儿童生长发育有潜在影响的药物,定期带孩子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2.有过敏家族史儿童:这类孩子患哮喘的风险相对较高,家长应更加关注孩子的呼吸道健康。早期进行过敏原检测,了解孩子的过敏情况,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回避已知过敏原,定期带孩子进行体检和肺功能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哮喘迹象并及时干预。
3.肥胖儿童:肥胖可能加重哮喘症状,增加哮喘控制难度。对于肥胖儿童,除规范哮喘治疗外,还应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饮食上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膳食纤维摄入;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减少久坐时间。控制体重有助于改善哮喘病情和整体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