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浸润等征象。以下是关于急性白血病的一些信息:

1.病因:

病毒因素:RNA病毒在鼠、鸡、牛等动物的致白血病作用已经肯定,这类病毒所致的白血病多属于T细胞型。

化学因素:一些化学物质有致白血病的作用。接触苯及其衍生物的人群白血病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亦有亚硝胺类物质、保泰松及其衍生物、氯霉素等诱发白血病的报道。某些抗肿瘤细胞毒药物,如氮芥、环磷酰胺、甲基苄肼、VP16、VM26等都有致白血病作用。

放射因素:有证据显示,各种电离辐射可以引起人类白血病。白血病的发生取决于人体吸收辐射的剂量,整个身体或部分躯体受到中等剂量或大剂量辐射后都可诱发白血病。接受放疗后多年,在一些器官的白血病患者中,可观察到染色体断裂和重组。

遗传因素:有染色体畸变的人群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正常人。

2.症状:

贫血:常为首发症状,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悸、活动后气促等症状。

出血: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口腔血疱、月经过多等症状。

发热:可表现为低热或高热,可伴有畏寒、寒战等症状。

感染:可表现为咳嗽、咳痰、腹痛、腹泻、尿频、尿急等症状。

浸润: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胸骨压痛、关节疼痛等症状。

3.检查:

血常规: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贫血、血小板减少等。

骨髓象: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大于20%,可诊断为急性白血病。

细胞化学染色:可协助鉴别白血病类型。

免疫学检查:可协助诊断白血病类型。

分子生物学检查:可检测白血病相关融合基因。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避免感染,加强营养支持等。

化疗:是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疗方法,通过使用化疗药物杀死白血病细胞。

放疗:对于某些白血病类型,放疗可能会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靶向治疗:针对白血病细胞表面的特定靶点进行治疗。

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白血病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年轻患者,有合适供体的情况下,可考虑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